以下内容转载自中国皮革协会公众号
2025年9月1日下午,中国皮革协会九届五次理事扩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主题为“科技赋能 智链未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李玉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轻工烟草工作部处长赵武等领导和嘉宾,来自全国各地皮革行业生产、经营、科研院校的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单位和理事单位代表,全国各地方皮革行业协会、商会的代表,各皮革特色区域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和相关负责人,以及新闻媒体的记者等近400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二级巡视员邓小丁通过视频致辞。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皮革行业协会理事长、际华集团皮革皮鞋分公司党委书记范子坤主持会议。
分析行业大势 凝聚行业共识
会上,李玉中分析了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中国皮革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他表示,过去一年,中国皮革协会主动架起多方合作的桥梁,积极开展行业交流,着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地,理事会的凝聚力更强、行动力更足。同时,凭借行业同仁的共同拼搏,顶住了变乱交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需不足的压力,行业保持了较平稳的运行态势。他重点分析了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中国皮革行业经济运行情况。2024年全行业重点企业完成销售收入8700多亿元,同比增长3.1%;利润总额约470亿元,同比增长3.6%;出口总额929.0亿美元,同比下降4.1%;进口总额173.0亿美元,同比下降2.3%。总体运行平稳但压力显著。2025年1-6月,行业重点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4100多亿元,同比下降0.8%;实现利润总额160.亿元,同比下降10.9%;出口总额432.3亿美元,同比下降7.8%;进口总额75.3亿美元,同比下降13.6%。行业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他表示,尽管国内、外市场持续承压,行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也存在诸多发展机遇。一是宏观层面支撑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国家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消费者信心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消费需求将得到有效释放。二是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转型升级,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等新的生产模式加快形成,将为皮革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发展空间。三是新消费理念带来产业发展新机遇,新消费群体的不断崛起,运动、国潮、绿色等成为新消费增长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零售模式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他希望行业同仁坚守绿色初心,将环保标准转化为竞争优势;积极拥抱数智革命,用数字化提升全要素效率;重塑品牌价值,让中国设计赢得世界尊重。
邓小丁在致辞时表示,皮革行业作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性行业和民生行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也是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皮革行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转型压力,在此背景下更要坚定信心,主动求变,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推动行业行稳致远。他对皮革行业发展提出四点希望:一要切实把握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机遇期,突出供需适配。全行业要以高质量满足消费需求为出发点,提升产品品质,强化时尚创意,创新消费场景,全面提升产品的性价比、质价比。同时,进一步强化品类创新,细分品牌定位,关注情绪值、美学价值、体验价值,挖掘培育新增长点。二要切实把握科技创新的关键窗口期,突出技术赋能。皮革行业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结合行业实际,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科技催生的理念变革、思维变革,加速设计、生产、营销 、渠道等全链条和组织、人才、制度、管理等全领域的系统更新和升级,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要切实把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黄金期,突出全球布局。要在进一步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协同开发新兴市场,拓展产业出海空间,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创新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推动皮革贸易服务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四是要切实把握国家区域战略深入推进的重大攻坚期,突出梯度转移。工信部已将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列入2025年重点工作,将加快培育一批特色轻工产业集群,提升皮革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同时,要推动跨省协同,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同,促进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范子坤主持会议
总结工作成绩 擘画未来发展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陈占光作的《中国皮革协会2025年度工作报告》。报告从十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中国皮革协会2025年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强化党建引领,在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加强同政府部门沟通,及时反映行业热点难点问题,争取公平政策环境;加快科技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低碳减排,促进行业绿色发展;高度重视标准工作,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业链联动,共同推进行业品牌建设;支持举办各类展会,努力拓展多元化市场;加强有效引导,推动特色区域健康有序发展;延伸产业链服务功能,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参与国内相关会议与活动,深入开展调研;发挥行业桥梁作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宣传媒介优势,推动行业信息化建设;弘扬工匠精神,强化行业人才教育培训;加强协会秘书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等,充分发挥了协会“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职能和作用,较好地完成了《中国皮革协会2025年度工作计划》。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皮革协会秘书长张燕作的《中国皮革协会2026年度工作计划建议》。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围绕“为行业提供前瞻性引导,为企业提供实效性服务”的理念,中国皮革协会从十二方面制定了2026年度工作计划。内容涵盖党建引领、政策环境、高质量创新、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品牌建设、产业集群建设和专业市场打造、标准引领、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信息服务、搭建交流平台、自身服务等。
会议审议通过了的中国皮革协会监事长、常务副秘书长聂玉梅作的《中国皮革协会2024年度会费收支报告》。2024年,中国皮革协会严格按照民政部、财政部有关文件和《中国皮革协会章程》规定收取和使用会费,鉴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部分经营困难或效益不好企业的会费予以减免,今后将更好地为会员提供服务。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金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柳富林宣读的《关于成立中国皮革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的议案》。中国皮革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的任期即将结束,拟于2026年8月召开中国皮革协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十届一次理事扩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根据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央社会工作部《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行业协会负责人人选审核工作手册》《中国皮革协会章程》等文件要求,经中国皮革协会党支部委员会和理事长办公会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中国皮革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党组织代表、理事代表、监事代表和会员代表4类代表组成,全面负责换届工作的有序推进,确保换届工作圆满完成。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广东新濠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穗龙宣读的《关于中国皮革协会第九届理事会2025年增补常务理事和理事单位的议案》。辛集市北美赛皮革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成为常务理事单位。天津朗祺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成为理事单位。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陈占光,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皮革行业协会书记、执行理事长朱岩为新增补的常务理事单位颁发证书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海宁市皮革行业协会理事长任有法,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四川德赛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先成为新增补的理事单位颁发证书
会上,对2025年行业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彰显榜样力量,激发奋进动能。
共建产业基地 推动集群发展
会上举行了中国皮革协会培育共建皮革和箱包产业基地战略协议签署仪式。皮革产业是全国许多地方的优势产业,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凝聚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多方合力,加快皮革产业基地的培育共建,深化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提升皮革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中国皮革协会与无极县人民政府、广河县人民政府、惠安县人民政府经过友好协商,共同签署战略协议,合力构建可持续的皮革产业新生态。
中国皮革协会秘书长张燕与无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冯素菊签署共建皮革产业基地战略协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李玉中,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陈占光, 中共河北省无极县委书记封立新,无极县人大原主任、无极县皮革协会会长刘全江助签
中国皮革协会秘书长张燕与广河县委常委、副县长祁东明签署培育共建皮革产业基地战略协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李玉中,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陈占光,广河县工信局局长马孝海,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甘肃宏良皮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臣助签
中国皮革协会秘书长张燕与惠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荣煌签署培育共建箱包产业基地战略协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李玉中,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陈占光,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徐华,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雷连鸣,中共惠安县委书记庄稼祥助签
当前,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皮革行业承压前行,发展新质生产力、挖掘发展新动能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会议号召全行业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强科技赋能与技术创新,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奋力谱写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皮革行业力量!
文:樊永红
图:星秩文化
编辑:唐婷婷
审核:冉雪晖